当前位置:首页 > 聚焦

北京市石景山区:19处微空间如今“小而美”

2022-12-07 09:04:29 来源:北京晚报 阅读:

图为鲁谷街道伴月苑茶城周边微空间项目

  学校周边、商业街区、社区空地变身“小而美”的公共空间。近日,北京市石景山区鲁谷、八角、古城、金顶街、老山5个街道的19处小微公共空间完成提升改造,对公众开放,为市民提供了娱乐、休憩、健身的活力新场所。

  京源幼儿园周边微空间项目以学校周边的功能布局作为核心设计要素,通过改造提升地面铺装、休闲设施,解决了周边居民活动场地和家长等候空间不足的难题,将街头的边角地升级为“暖心空间”。玉泉路华奥学校周边微空间项目紧邻市政人行便道,项目依托现有林下空间,优化平台功能分区和挡墙边界,完善场地铺装,增添文化彩绘元素,打造校园周边的“林荫港湾”,不仅为家长接送孩子提供了休憩空间,更成为周边群众遛弯的好地方。

  在黄南苑商业街南侧,由于商圈附近人口密集、车流量大,项目通过增设伸缩停车棚、休憩长椅等设施,既为外卖骑手、快递配送员等提供了遮阴休息空间,也解决了场地局促、交通秩序混乱等问题,激发了商业街区活力,打造有温度的街区会客厅。

  天骄美地商品住宅楼西北侧微空间项目充分利用社区闲置用地,通过见缝插绿、优化功能分区、补充休闲设施等方式,从楼宇周边空地到街头小微绿地,就近布局简约时尚的开放性空间,满足社区居民休闲、健身、娱乐需求。模式口南里社区外平台微空间项目则属于社区周边畸零地,根据“一老一小”两大群体诉求,项目设置了庇荫廊架、儿童活动区、棋牌桌等设施,丰富广场功能,从而满足不同年龄层人群的使用需求。

  据介绍,接下来,石景山区将深入挖掘社区腾退空间、闲置用地、畸零地和边角地等存量空间,听取民意、加大投入、精心设计、加快建设,以“绣花功夫”打造一批具有民生温度的“小而美”公共空间。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华夏法观网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下面的邮箱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