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战海峰 本报通讯员 杨青山 张玲
自2022年4月,重庆市永川区开展第一批“社区(乡村)法律之家”建设试点示范工作以来,始终坚持基层群众法律需求工作导向,深入推动法律服务职能下沉,不断满足群众法律需求,全面深化基层依法治理工作,积极依托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集公共法律服务、人民调解、普法依法治理等职能于一体,在全区试点建成了14个“社区(乡村)法律之家”,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一站式”精细化专业法律服务,打通了基层依法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量身定制法治服务人才之家
午休时间,几位居民在卧龙凼社区某小区楼下大声聊天说笑,楼上的居民不忍其扰,舀起水就向楼下泼,被泼的人张口大骂,双方吵得不可开交。
社区“法律之家”得知情况后,安排乡贤评理员邓能勤、“法律明白人”黎辉赶到现场,运用民法典等相关法律知识,对双方不当行为进行了批评教育,阐述了睦邻友好之道,最终双方主动认错,并承诺以后均要提升自身素养,争做一名合格的社区群众。
群众的烦心事得以迅速解决,得益于永川区在各个村(社区)设立的“法律之家”、组建的法律服务队伍、“量身定制”的法律服务。永川区在“社区(乡村)法律之家”建设中实现了镇街部门齐抓共管、多方协同、多维服务,全力供给法律资源,组建起专业法律服务队、普法志愿服务队、纠纷调解服务队3支队伍,实行了“3种力量+”工作运行模式,即社区力量+网格员、村(社区)六职干部;社会力量+人民调解员、“法律明白人”、乡贤评理员;专业力量+社区法律顾问、心理咨询师、社区公证员、司法鉴定等人才资源,充分满足群众多层次、多领域、个性化服务需求,实现在法治轨道上为群众遮风挡雨。
为保障“社区(乡村)法律之家”的高效运行,每个“法律之家”办公场所均设置在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制定了团队轮流值班制度、社区法律顾问驻点办公制度、社区法律之家主题日制度,明确细化监管准则,精简办理条件,实行统一受理、分类办理的运行机制,建立行之有效的反馈机制,搭建维权响应体系,真正实现社区群众急时找得到、用时想得起、要时看得见。
数字赋能法律服务为民之家
3月23日15时许,张某与妻子因情感问题发生纠纷,在家中通过手机扫描“快点调”App二维码,系统后台收到信息后,很快以短信方式通知卧龙凼“法律之家”工作人员张飞、郭世敏,二人立即前往张某家中进行调解。经过说服教育,双方均认识到自身问题,表示今后要互谅互让,和睦相处。
这是永川区“法律之家”通过数字赋能解决群众家门口纠纷的一个缩影。为更好做好便民服务,“法律之家”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以实体平台为着力点,链接“快点调”App、“法宣云课堂”“综治云”“永检云普法”等线上平台,搭建了法治宣传、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公证、社区矫正和刑释人员安置帮教等6大平台,涵盖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治宣传、律师服务、公证办理、司法鉴定、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心理辅导等10余项内容。
永川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告诉《法治日报》记者,“法律之家”还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科技手段赋能基层社会治理,将各项业务工作有机融合,变多头供应式为集中点单式,实现线上线下法律服务“不用跑、不用等、不打烊”,让社区法律服务触手可及。
党建领航群众法治生活之家
为营造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氛围,卧龙凼社区党建统领各项工作,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先后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全国侨联系统优秀“侨胞之家”、全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先进单位、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社区等多项荣誉。
创新探索社区治理新方法新路径,卧龙凼社区规范建成了社区“法律之家”,在“法律之家”扎实开展“学法三讲”,即党委中心组学法书记讲、一般学法党员讲、专题学法专家讲;认真组织法治讲座、法治茶话会、法治大讲堂、“法律之家主题日”等活动,通过以点带面,让“法”更“接地气”、“理”更“接邻气”、“情”更“接人气”、“事”更“接和气”,有效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实现法治与德治良性互动、法理与情理相辅相成。
永川第一批14个“社区(乡村)法律之家”示范点建成后,为基层搭建镇街部门齐参与、社会力量共治理新平台,通过不断创新探索工作机制和运行模式,广泛调动了社会力量,开展法治宣传、纠纷化解、法律援助等活动,促使法治与自治、法治与德治交相辉映,激发基层自治组织活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实现一站式、全方位、零距离服务。社区居民一致认为,“法律之家”就是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的“群众娘家”。
接下来,永川区还将结合市委政法委、市司法局、市普法办和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安排,以推进乡村振兴和基层依法治理为切入点,对66个已获全国和重庆“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命名的村(社区)开展第二批“法律之家”试点建设,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法治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