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文化和旅游厅正式公布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此次公布的162个非遗项目中,包括襄阳的22个非遗项目,我市新增项目数量位居全省之首。
我市本次入选的项目涉及民间文学、曲艺、传统美术、传统技艺、民俗、传统戏剧、传统医药七大类,充分展现了襄阳文化的多元性与丰富性。
新增代表性名录项目分别是卞和传说(南漳县)、孟浩然传说(襄州区)、彭祖传说(保康县)、五山民间故事(谷城县);襄阳小曲(襄阳市);襄阳香包(襄城区)、传统泥板壁画(襄阳市);胎毛画制作技艺(樊城区)、漆器髹饰技艺(樊城区等);传统节日穿天节(襄阳市);襄阳红糖饼制作及相关习俗(襄城区)。
新增代表性名录扩展项目分别是襄宛皮影戏(襄城区)、湖北越调(老河口市);保康尧治河古法酿酒技艺(保康县)、南漳葛粉制作技艺(南漳县)、保康葛粉制作技艺(保康县)、襄阳青铜器修复及复制技艺(宜城市)、枣阳传统乐器制作技艺(枣阳市)、老河口双头口醋酿造技艺(老河口市)、盛康豆瓣酱制作技艺(谷城县);杜氏平衡疗法(樊城区)、枣阳张氏针灸推拿(枣阳市)。
近年来,襄阳市群众艺术馆(襄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非遗保护传承领域精耕细作,积极探索非遗转化利用与创新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通过举办各类非遗展览、展演、培训、研学等活动,让非遗走进大众生活,推动非遗与旅游、文创等产业深度融合,为非遗传承注入新动力。
2024年10月,襄阳市群众艺术馆(襄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荣获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并于12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召开的2024年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上正式接受授牌。这一荣誉是对襄阳非遗保护工作的高度认可,也为未来我市非遗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