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

新E见|地摊儿热点,车企莫要追偏了

2020-06-08 12:29:32 来源: 阅读:

  这几天,“地摊经济”上了微博热搜。倒退二三十年,“练摊儿”和“倒爷”、“个体户”一样,都有点上不了台盘,还有点野生、非官方的味道。总之,是个不大正面的词汇。

新E见|地摊儿热点,车企莫要追偏了

  地摊经济,谁赚了大头

  当年的地摊儿,对无望获得(或失去)铁饭碗的劳动人民来说,是兜底出路。算创造了街头“劳动密集型”产业。如今则不同,加上“经济”二字,就立刻高大上了。表面全民练摊,实为资本欢宴。

  官方风向一指,A股售货车概念股尾盘蹿升。福田汽车、小康股份、江铃汽车等股纷纷涨停。小商品批发概念的小商品城、百大集团、茂业商业、南宁百货、广百股份等近年表现平平的股票随之鸡犬升天。

  不仅如此,阿里旗下的1688批发网和苏宁也都表示,推出地摊经济的帮扶措施。前者提供超过700亿元的免息赊购,后者则推出“夜逛合伙人”计划。提供冷柜仓储和冷链服务。

  看上去颇为贴心,但资本渗透进地摊供应链条,成为主导力量,单打独斗、信息不灵的摆摊个体们,最好的不过拣点残羹剩饭。

  资本更像狡猾的猫科猛兽,嗅觉灵敏。喜欢低调接近、潜行伏击,然后瞅准时机跃起全力扑击。股市如此,供应链也如此。

  话说到这个地步,你以为我们这是在声讨资本的罪愆?正相反,资本的配置永远是最有效率的方式。看不见的手,通过《经济发展理论》、《就业利息货币通论》,化为“地摊主的自我修养”、“摆摊三十二式”,照样灵便。

  重塑资本信心

  既然资本创造就业和配置资源,永远是最有效的。那么官方为什么还要提倡地摊经济?

  官方并非号召全民练摊,而是给地摊松绑,给予道义和城市管理上的合法性,这两者是有区别的。

  表面上,好像官方为失业率而忧虑,数字在某种程度上支持这种看法。

  在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年度失业率的目标定为6%。虽然在“失业率”之前加上“城镇“、”登记”两个限定词,长期被人诟病,但仍不失为经济的指向标。

  今年疫情严重的2-4月,失业率分别为6.2%、5.9%和6%。新增就业岗位目标是900万人,而今年大学毕业生为876万人。也就是说,应届毕业生如果都安排妥当,不会有创造新岗位的空间。疫情对就业的打压,将持续到年底。当资本不看好短期前景的时候,他们会悄然撤退,就业数据和PPI、采购经理人指数,都会一直难看下去。

  所以,关键是“搅活”经济,一潭死水是没有希望的。带货网红曾一针见血地飙出金句“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人头攒动的夏日夜晚,啤酒烤串和凉拖,多么祥和和让人心安。还有什么比烈火烹油的市井气,能激发资本的信心呢?

  地摊经济的醉翁之意,在乎山水。

  反应快,还要脑子灵

  有的车企嗅觉的确灵敏,反应也足够快。车企认真干起口罩,就没有口罩厂什么事儿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口罩生产商是比亚迪,但比亚迪拿到史上最大订单的同时,也陷入了FDA认证的窘境。熔喷布价格雪崩,市场热度跌落凡间,拥有120条生产线的新晋口罩产能,何其尴尬。

  而五菱则更像是万金油。“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政治正确性、经营方向和指导方针都有了。

  地摊经济成为热词的第二天,五菱就将新推出的荣光“翼开启售货车”这种通常意义上的冷门车型,打扮成练摊儿神器。5300升货厢空间、270度展示方位、集储运、货位于一体。进能立体布展,退能转进如风。虽然原则上,城管已不再是地摊儿的天敌。

  这样的设计,导致打开豪华SUV后尾门做生意的“微服私访”派,显得很不专业。

  一众微面、SUV、轻货都试图搭上地摊的“雪国列车”,说好听点是市场触角发达,说不好听点,听风就是雨。

  月入1000元以下,假定练摊谋生刚需;月入10万,算是体察民间疾苦。哪个需要一起手来个5万8的神器?

  前者需要一块结实点的塑料布,后者需要一串狂炫酷拽的跑马灯。真正摆摊为生,起码得赚到回头钱了,路子走顺了,才考虑扩大规模、升级装备。而轻步兵升级为摩托化,打富裕仗与摆地摊的初衷不符。

  车企追逐地摊热点,可能误入“形而上”的窠臼。把热点的表象当成市场机遇并无不可,关键看动用了多少资源。如果用一两款现成的产品,包装一下,当然无伤大雅。如果投入研发、重新部署生产线,不但缓不济急,还可能落个“聚会结束才赶到现场”的境地。

  承认需求多样性

  地摊经济对就业的拉动,在当年是可信的。但后来地摊被一二线城市集体弃之如敝履,一则官方认为,与“国际城市”的定位不符,地摊站在“干净整洁有序”诉求的对立面上;二则地摊不纳税,对地方经济缺乏贡献。

  现在这两个理由,一个都没有消失,反而被一再强化。因此,“地摊”被倡导,更像是对城市、市场管理思路的反思。

  认为人民生活不需要地摊,网上电商、线下商场,难道还不能满足居民的所有购物需求?剪除收入微薄人群的立身安命方式,强行高大上,大搞消费消费升级。这和车企这些年一股脑地创立高端品牌、产品高端化,追求单位产品的价值提升趋势,何其相似。

  消费升级没有错,一部分人群收入走高之后必然产生更高档消费需求。不过,市场从未暗示,低端车型没有存在价值。中低端市场上,固然单个车型利润无法与高端产品相比,但规模要素可以冲抵价格要素。BBA能占据一线豪华品牌地位,也能攫取到更多利润。产品更昂贵的法拉利、宾利、劳斯莱斯做不到这一点,规模起到关键作用。

  当然,规模是果。多重竞争优势,叠加时间筛选,筑成了当前的竞争格局。如果没有科技外力,当前品牌格局是相当固化的。品牌向上突围的空间并不大。幸好,汽车黄金时代结束虽然带来动荡,但其好处在于,科技成了新的关键要素。

  科技新贵完全可以塑造不一样的高端产品,特斯拉和蔚来都是如此套路。虽然前者看上去更成功,但其恰恰是因为先发的规模优势。这又表明,传统车企竞争规律,仍在起作用。

  地摊经济对汽车业具备启示,那就是承认需求的多样性。升级产品能带来更多利润,前提是有新套路,符合实际而非想象的需求。

  地摊不能拯救经济,但以人为本、民生为大,是地摊经济具备积极意义的内核。车企的思路,莫要被带偏了。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华夏法观网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下面的邮箱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