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莲县坚持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的理念,从教育、就业、生活保障等方面入手,着力解决全县残疾人“急难愁盼”问题,全面提升助残服务水平和能力,构筑“全生命周期”残疾人服务体系,持续提升残疾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残疾人是一个特殊困难群体,我们秉承关心残疾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的理念,格外关心关注他们。”该县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周华说,“今年,我们代表日照市参加山东省残疾人事业发展补助资金绩效评价,在全省31个抽查县中位列第2名。”
优化业务办理流程
五莲县残联大力推广“阳光助残一件事”手机小程序,开通12项业务事项网上办理,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确保群众办证“零跑腿”,让服务“零距离”。
“截至目前,我们为残疾人办理残疾人证共计1864人,其中提供上门评定服务162人次。强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理念,规范操作流程,加强业务管理,切实提高网上办证效率,提升残疾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县残联一级主任科员李本亭介绍。
实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
五莲县康复医院儿童康复中心是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不少残疾孩子在这里通过系统性的康复治疗获得了新生。
3岁的小冠腾曾因智力发育迟缓来到这里接受康复训练,仅仅半年时间就基本达到正常孩子的智力水平,现在已进入幼儿园快乐地学习成长,这让小冠腾的妈妈喜出望外。
“我们一直暖心落实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政策,对0-17岁肢体、智力等残疾儿童实施康复救助,截至目前已救助各类残疾儿童253名,为5名肢体残疾儿童实施矫治手术康复救助。”
推出“量体裁衣”式服务
“有米难做饭、有路难出门、有水难洗澡、内急难如厕”,曾是重度残疾人面临的现实问题。
五莲县残联加密基层调研,摸清、摸全、摸准残疾人基本出行需求,加大辅助器具适配和无障碍改造力度。通过集中发放、上门配送等方式,为听力、言语残疾人家庭安装闪光门铃或可视门铃等,为视力残疾人家庭楼梯口、门口安装扶手、语音对讲门铃,配备语音电饭煲、电磁炉等,为智力、精神残疾人家庭改造家庭室内电源线路,配置密码刀具箱等。
对全县范围内享受低保、脱贫不脱政策和边缘户等164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开展“一户一案”精准无障碍改造,让残疾人群众生活更便捷。
通过无障碍改造,越来越多的重度残疾人开始自立生活,走出家门,融入社会。
着力保障就业创业
“就业创业,是残疾人实现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当各类惠残助残政策彰显社会温度时,更要考虑如何让残疾人拥有自力更生的机会。”周华说。
据了解,残联多措并举促残疾人就业,举办中式面点、推拿按摩等培训班6期230余人,增强残疾人就业能力。同时,面向全县企业征集并提供残疾人岗位30余个,帮助5名残疾人大学生实现就业。在创业方面,规范和培育残疾人就业基地10处,辐射带动更多残疾人就业,对从事工商经营项目的创业残疾人每人给予1.5万元资金扶持;对从事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项目,或从事便民服务无法办理营业执照的创业残疾人给予1万元资金扶持。
五莲县残联将继续织密织牢残疾人服务网络,落实各项惠残助残政策,精心精准办好民生实事,持续增强残疾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下一篇:电子烟国标落地 已有门店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