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赤水市社保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服务群众、关注民生作为中心工作来抓,外树形象,内强素质,通过“五化”建设抓好窗口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
一、完善制度建设,让服务更加标准化。一是经办事项标准化。结合县级经办机构职能职责,加强政务服务的制度设计、完善服务流程,为社保领域76项政务服务事项制定了服务标准和经办指南。二是窗口管理标准化。按照“服务3提前”、“问题4告知”、“纪律3不能”、“质效3确保”要求,打造“社保3433”创优服务模式,全面提升经办窗口服务质效,确保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等制度落实落细;三是公共服务标准化。制定《赤水市社保局政务服务办事指南》、《赤水市社保局大厅综合窗口服务指南》,落实政务服务窗口人员工作职责,明确办事规则、流程等,确保每个群众和企业享受的办理标准都是统一的,充分体现了公平性和规范性,让群众和企业成为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的监督者、受益者。
二、优化办事流程,让服务更加精简化。一是着力精材减时。按最简程序、最佳途径、最高效率、最优服务的要求,从优化经办流程、精简办事材料、缩短办事时间、提高服务质量四个方面对经办事项进行优化改革,建立“一窗受理、一次申请、一网办结、一站服务”的常态化经办服务模式。突出做好企业开办社会保险登记、员工参保等重点工作,企业社会保险单位参保登记实现同市场管理部门“零材料”并联办理,大大节约了企业的时间成本。二是做好免申即办。全面推广“免申即享”模式,稳岗返还等政策兑现全面取消窗口申报登记,最大化减轻企业负担,简化办事流程,让企业“免申报、免跑腿”,足不出企享受政策,确保“政策找企业”落实落细。今年以来,共办理减征社保费1293.04万元,缓缴社保费39.9万元,按免申即享模式审核发放552家稳岗返还资金435.59万元,惠及职工9425人。
三、提升队伍素质,让服务更加高效化。一是组织“定期学”塑能。每月组织一期“强技能、优服务、办实事”科室负责人(业务骨干)上讲台活动,对干部职工开展业务培训,定期、分险种学习各项社会保险政策法规和经办业务知识,为政务服务窗口提供扎实的政策理论基础,全面提升经办能力,现已举行专题培训7期。二是开展“帮带学”提质。通过股室负责人和业务能手的“传、帮、带”等现场教学模式,全面提升政务服务窗口的业务系统操作水平,提升经办质量和速度。三是做好“及时学”增效。新的业务模块上线,立即编制和整理“业务指南”交政务服务窗口学习,保障社保政策理论和业务经办流程及时更新迭代。通过以上学习和培训,大大提升政务服务窗口的业务技能和办事效率,社保业务排队等待时间大大缩减,多项业务实现立即可办。同时,落实政务服务“2+2”改革工作要求,配合市政务中心推行以“自然人+法人、咨询+投诉”的“2+2”主题服务模式,按照“咨询、辅导、审批、评价”的闭环管理,真正实现“进一个窗、办全部事”,进一步提升服务体验,目前共受理其他部门一窗通办事项300余件。
四、推行网上办理,让服务更加便捷化。一是普及“掌上社保”服务。在窗口设立小标牌,做好宣传推广,引导参保群众通过“贵州人社APP”、“贵州社保APP”、“遵义社保微信公众号”等渠道掌上办理待遇资格认证、待遇查询、失业保险金申领等业务。二是优化升级服务。强化企业培训指导,常态化于每月最后一个周星期五开展以新参保企业为主的社保网上经办业务培训和政策答疑,通过通俗易懂讲解、图文并茂案例、现场实际操作等的方法,帮助参保企业熟练掌握网上办理社会保险各项业务流程,不断提升企业的获得感、满意度。三是“网路”变“主路”。调配夯实社保网厅服务力量,将网厅工作人员从1人增加至3人,全力将线上服务打造为社保便民便企服务的主力军,实现“不出门”办理各项社保业务,95%以上的参保单位使用社保网厅办理社保业务。截至今年7月,办理线上人社服务40687人次。
五、注重人性关怀,让服务更加贴心化。一是设立“绿色窗口”。推出延时办、预约办、上门办等措施,并积极探索社保服务“走出去”,延伸和拓展社保服务场景,针对残疾人、老年人等行动不便群众开展精准的“靶向服务”,提供待遇资格认证、社会保障卡社保功能激活等预约上门办理服务。今年以来,开展上门服务50余次。二是优化现场指导。在社保窗口配备企业专用电脑,指定专人开展“一对一”网厅业务培训指导,让企业自行安排时间,确保“随时到随时学”;除窗口现场指导外,对有需求的企业,组织安排专职工作人员上门安装社保网厅软件,指导企业使用网厅。做到“企业有需求,社保有回应”。三是强化走访交流。印制“贵人服务·丹青惠办”赤水社保便企便民联络卡,多渠道收集企业需求,选择业务能力强、熟悉政策股室负责人或业务骨干做好参保企业常态化走访工作,对企业关注的、职工关心的热点、焦点社保问题进行解答和交流,同时做好社保政策和营商环境品牌宣传。今年以来,实地上门走访企业334家,电话回访1000余次,发放便企便民联络卡1000余张。
上一篇:我国首次实现太阳过渡区探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