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栖霞区司法局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立足龙潭街道“水一方”等景区旅游产业发展特色,整合法治服务资源,加大法治服务供给,打造“法治+乡村旅游”一体化发展新模式,法治护航乡村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聚合职能优势,“组团式”诚心服务。南京最大赏荷基地龙潭“水一方”景区,每年举办的“荷花节”,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赏荷避暑,一流的美景匹配一流的法治保障。组建一支由法援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政法网格员、法律明白人等构成的旅游法律服务团,在景区值班、坐诊,针对游客在旅游中遇到的损害赔偿、餐饮服务等纠纷,提供法律咨询和帮助;将法治宣传、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律师咨询等服务引入景区调解工作室,实现“一窗受理”“一站服务”,组团式、全流程依法保障游客合法权益;对景区养殖、餐饮、销售等企业、经营者开展“法治体检”,引导经营者尊法学法守法护法,切实维护“水一方”等景区良好的旅游市场秩序。
二是重在纾难解困,“保姆式”贴心服务。建立“水一方”等景区调解室,配强配全软硬件设施,实行周末、节假日等旅游旺季调解员全天坐班接待制度及零报告制度,调处纠纷做到公平公正、不偏不倚,实现对旅游纠纷的“即时受理、现场调解、高效解决”,切实保障游客与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营造和谐、文明的旅游环境,让游客玩得开心,游得舒心;以“矛盾纠纷排查零死角”为目标,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依托栖霞人民调解智慧平台,保持24小时值守备勤状态,及时答复游客询问的涉法涉诉问题,快速化解矛盾纠纷,提高人民调解的首选率和影响力,推动形成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三是善于因地制宜,“融合式”用心服务。加强阵地建设,营造景区法治氛围。充分利用原有景观和建筑元素,在不破坏绿地设施及其它景观的前提下对一些设施进行微改造,将法治文化和法治元素融入景点之中,建成通过法治雕塑、法治墙绘、法治广场等,实现法治宣传内容立体化、形象化,景区随处可见“法治雕塑”“法治墙绘”,让游客在旅游、休憩中接受法治文化熏陶;加大法治宣传力度,灵活用好“线上+线下”途径,普法志愿者深入景区,讲解民法典、旅游法等法律法规,就游客感兴趣的法律问题,以案释法、解疑答惑,积极推广使用“苏解纷”非诉服务平台,方便游客获得法律帮助;组建法治文艺汇演宣传队,创作法治小品、法治歌曲、“三句半”等文艺节目,寓教于乐,寓教于行,游客潜移默化地接受法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