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检测达标。修订《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办法》,取消原饮用水源地50余处,留用5处容量大、水质好、受季节性影响较小的优质水源,对源水水质进行定期检测和不定期抽检,常态开展出厂水、末端水检测分析,严把供水质量,确保水质达标。
过程监管对标。成立城乡一体化供水调度指挥中心,建设供水信息化管理平台,实行24小时供水监测调控。全县建立11个供水服务所、47个管理站和86个服务协会,分片区成立农村饮水应急管理队伍,全力抓好供水管网巡查管护、应急抢险,水损率降低至20%以内。
便民服务提标。供水企业通过购买服务方式与县信用联社达成代收水费协议,实现柜台代收,同时开发微信公众号,方便在线缴费。统一在供水表箱印制维修服务热线电话,确保应急抢修信息畅通、反应迅速,保障饮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