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会同县托起残疾儿童“康复梦”

2022-11-28 13:01:47 来源:会同县人民政府 阅读:

  “今天走的真好,越来越厉害了。”

  “小狗狗是怎么叫的?”

  “不是,是绿色……”

  “小明,你真棒!”

  

265A2171.MOV_20221116_171332.009.jpg

 

  11月16日,会同县残联在对合作的鑫蕾儿童康复中心开展机构疫情防控、消防安全、康复训练记录的检查时,记者看到康复中心的治疗师正通过互动、游戏、表情吸引等方式,指导患儿识别颜色和正确发音,小朋友认真对照画面上的内容回答。

  

265A2166.MOV_20221116_171204.170.jpg

 

  自2015年会同县残联与鑫蕾儿童康复中心合作,开展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服务项目以来,提供了260人次的康复训练。不少特殊儿童在这里认颜色、学走路……

  

265A2164.MOV_20221116_171343.897.jpg

 

  2019年7月,会同县残联正式与鑫蕾儿童康复中心签订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服务协议,全面落实会同县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能让孩子们通过康复训练,回归社会,实现自我照顾、减轻家庭的负担和社会负担,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鑫蕾儿童康复中心院长杨小丽告诉记者,“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为会同县户籍或在会同县取得居住证0-6周岁的特殊儿童,提供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等康复训练。陆续还会增加一些特殊才艺等课程。”

  

265A2200.MOV_20221116_171416.977.jpg

 

  记者在康复中心看到,老师分为通过主题、音乐、游戏等方式组织开展康复训练,针对不同类型的特殊儿童训练形式包括集训、小组训练、个别教学训练、家长培训和家庭社区融合活动等。

  “康复是个漫长的过程,我们每周都会带孩子来做训练。”来自坪村的张女士是一名特殊儿童的母亲,看着一天天进步的小孩她满是欣喜,她告诉记者,以前高额的康复治疗费用有些难以承担,“现在政策比以前好,带娃娃来康复治疗还有补助金,训练的老师也很耐心,再苦、再累我都不会放弃陪孩子康复训练。”

  据了解,0-6岁是儿童康复的黄金时期,通过早发现,早诊断以及早干预,多数残疾儿童能显著改善功能,但是高额的康复治疗让很多家长望而却步。

  “会同县残联对参与残疾儿童康复的家庭提供每人每月补助1700元。”会同县残联康复部股长张亮告诉记者,康复治疗时间漫长又需要大量的钱,条件稍好的家庭,几年几十万元就花出去了。“我们秉承着康复一个儿童,幸福一个家庭,温暖一个群体的愿望,会在能力之内给予支持,让更多的残障儿童及时得到康复治疗。”

  据悉,康复中心在对受助残疾儿童实施康复训练同时还会进行辅具适配、康教融合等链条式救助服务,切实保障全县残疾儿童享受安全有效的康复服务,使他们回归正常生活,享受快乐健康的童年。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华夏法观网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下面的邮箱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