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我国高校专利数量质量实现双提升

2022-08-25 07:34:26 来源:新华网 阅读:

  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司长雷朝滋24日在国家知识产权局8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12年到2021年,高校专利授权量从6.9万项增加到30.8万项,专利所有权转让及许可从2357项增长到15000多项,专利转让金额从8.2亿元增长到88.9亿元,高校专利数量质量实现双提升。

  为加快推动高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雷朝滋介绍教育部开展了多项改革探索。在提升成果质量方面,推行专利申请前评估制度。“过去,一项技术无论是否有必要申请专利保护,只要发明人提出申请,高校都会按既有程序协助开展申请工作,由此产生了许多不是为了保护创新而申请的专利。推行专利申请前评估制度就是希望通过评估决定是否应该申请专利,从而保留高质量、有转化前景的专利。”雷朝滋说。

  在加强政策激励方面,教育部调整了资助奖励政策。例如,停止对专利申请的资助奖励,大幅减少并逐步取消对专利授权的奖励,同时,鼓励发明人与高校共同承担专利费用,对于发明人承担专利费用的,可采取从成果转化收益中加倍返还的方式,加大激励力度。“这是希望强化发明人责任意识和内生动力,提升专利质量。”雷朝滋介绍,目前高校普遍加大了成果转化奖励力度,将奖励比例提高至70%,部分高校奖励比例达90%以上。

  此外,教育部倡导高校通过普通许可而不是独占许可方式实施专利转化。雷朝滋表示,独占许可收取的许可费较高,对企业来说资金压力更大、风险更大、决策过程更为慎重。同时,成果由一家企业独自实施,可能受到企业自身管理、经营等因素影响,失败风险较高,一旦失败,科技成果有可能错过投放市场最佳时机。而普通许可既降低了企业实施成本,也减少了成果转化失败风险。

  教育部鼓励以基本许可费加提成的许可费计算方式,替代一次性付清许可费用,消除企业因过高许可费而产生的顾虑,同时使高校科研人员长期获得成果转化带来的收益。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华夏法观网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下面的邮箱联系。